《思源文艺》05期【第一版】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作者:刘芳

来源:胡芳强 浏览:2374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0日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传统文化进校园,隆回思源在路上

“去良莠,正以植嘉禾;沃枝叶,不如培根本。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为了让孩子们在人生伊始把嘉禾植进心灵,让杂草不生,让德以润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人交能敞开心扉,学校以“国学浸润心灵,雅言传承美德”为办学特色,意欲帮助孩子们建立文化信仰,以社团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他们寻根、睿智、实践,努力构建一套由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体系,积极探索以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价值感、幸福感。

经典,寻国学之根,口清齿香

《陆桴亭论小学》云:“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前,使之熟读。”学校规定学生每天晨读十分钟时间用于国学经典诵读。做到“两统一大”:统一时间,统一内容,大声诵读。初中部诵读的内容是《大学》《论语》以及由长沙园丁公益国学讲习所免费提供的“国学通识教材”。小学部诵读的内容是《三字经》《弟子规》以及由长沙园丁公益国学讲习所免费提供的“国学通识教材”。校园里每天7:30开始都会回荡着国学经典。短短的两个学期,我们的孩子诵读了《大学》、《论语》以及国学通识教材上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诵读,孩子们培养了语感,储备了大量的国学知识,接受了精美的文词和超凡的意境熏陶,提升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国学对孩子的浸润需要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教学环境,所以老师和家长就至关重要了。国学的传承和弘扬,老师是活水源头,因而在国学诵读中该校积极抓好教师经典的诵读,教师读书沙龙也就应运而生了。老师们掀起了经典诵读的高潮,他们读四书五经,在教师读书沙龙里分享心得体会,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丰润了自己的心灵,获得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入国学殿堂。当然家庭能给孩子一个学习环境,家长学习国学更显重要,所以,接下来该校要做的就是成立家长读书沙龙,促进家长们来读国学。学校的家长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给孩子一个相对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尤显重要。他们利用寒暑假布置老师、家长、孩子一起读书写读书感悟,上学期有很多的老师、家长读国学感悟写得很不错,还被发表在了他们校报上并推荐至国学公益研习所公众号。这次开学初又对老师、家长和孩子的读书征文进行了评比。

悟经典,承传统美德,心丰灵润

在广泛诵读的基础上,领悟经典的精髓,传承传统美德,让心灵更丰润。孩子们在大量诵读之后有了更深探求的欲望,本期学校安排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赏析与分享”课,在这节课上,语文老师根据学生一周的诵读内容对学生产生的聚焦问题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对所读经典进行赏析,谈体会。为了更好的体验并传承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学校特开设了130多个学生社团:滩头年画、花瑶挑花、手工制作、书法、国画、摄影、棋艺、古筝、舞蹈、足球、篮球、电视配音、演讲、主持、文学……社团涵盖传统类、艺术类、语言类、文学类等各个领域,每个孩子都能参加一个社团,学习一项技能,其中关于国学与传统文化的有很多,如“经典诵读社团”、“农民画社团”、“书法社团”、“花瑶挑花社团”、“剪纸社团”、“武术社团”、“腰鼓社团”“古筝社团”等等。社团的设立加快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步伐,让孩子们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践经典,行先哲之路,体健智睿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国学知识竞赛、咏唱国学经典等。在咏唱经典时,还邀请家长参与,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唱“声律启蒙”;有的家长与孩子共咏诗词;还有老师、学生、家长共诵“少年中国说”。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规范了自我言行:校园里,问好、让行处处可见,因为他们知道“弟子入则孝,出则,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运动场上,竞争对手摔倒了,停下来扶起他,因为他们知道“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学习上,他们相互学习,一起探究,因为他们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过去,展未来,思长远发展

国学于人一生尤其有用——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我们是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学生至十三岁前,物欲微重,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证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培养正见,正宜此时。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泥,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导志,正宜此时。”回顾国学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短短一年时间里,我们从诵读经典到感悟经典传承美德,再到践行经典。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学生活力四射,活动多姿多彩:元旦社团才艺展示精彩纷呈,千人诵读抒少年之壮志,显礼仪之风范。我们还打算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经典内容学习,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设计各自有效活动。例如,小学生读了《弟子规》,那么就要给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多设计一些有仪式感的日常礼仪;中学生导志正宜,将利用每周升旗仪式让学生引经据典谈志向;还将根据不同年级建设教室和走廊文化,熏陶净化孩子的心灵。学生社团建设也会越来越规范。传统文化进校园,隆回县思源实验学校正在路上,我们坚信: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定能让国学浸润师生的心灵,让信仰不再缺失;学生对社团的参与必定增加其学习生活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树立足够的信心。传统文化教育和社团建设这两条腿走路必将成就孩子的智、仁、勇人生。

上一篇:《思源文艺》05期【第一版】扫雪保平安 党员在行动 作者:范伊妃 下一篇:《思源文艺》05期【第一版】道路 作者:丁加健